芯闻动态|中国半导体现状:7nm及其以上的高端芯片生产仍困难!
作者:
海翔科技
作者机构:
软件邦
发表时间:
2024-05-13

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长河中,每一步技术跃进都伴随着全球产业格局的微妙变化。2024年5月10日,半导体行业协会(SIA)与波士顿咨询公司(BCG)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,再次将聚光灯聚焦于全球芯片制造的未来图景,尤其是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轨迹提出了前瞻性的展望。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中国半导体制造业的现状与挑战,也为全球芯片供应链的未来分布绘制了一幅清晰的蓝图。

来源:公众号:软件邦


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长河中,每一步技术跃进都伴随着全球产业格局的微妙变化。2024年5月10日,半导体行业协会(SIA)与波士顿咨询公司(BCG)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,再次将聚光灯聚焦于全球芯片制造的未来图景,尤其是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轨迹提出了前瞻性的展望。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中国半导体制造业的现状与挑战,也为全球芯片供应链的未来分布绘制了一幅清晰的蓝图。


芯闻动态|中国半导体现状:7nm及其以上的高端芯片生产仍困难!


报告指出,尽管中国半导体厂商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,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,要想实现7纳米及其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规模化生产,仍然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。据预测,到2032年,中国在全球10纳米以下芯片的生产份额仅能达到28%,而其中的先进制程(7纳米及以下)预计仅占全球的2%。这一数据对比显示,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的突破尚需时日。


芯闻动态|中国半导体现状:7nm及其以上的高端芯片生产仍困难!


对比之下,美国虽然目前也缺乏10纳米以下芯片的本土生产能力,但其策略布局显得更为灵活。借助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和三星在美国本土建厂的契机,美国的芯片生产能力预计在未来十年将实现惊人的203%增长,到2032年,其全球生产能力占比将达到14%。这无疑为美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角色注入了新的活力,同时也体现了其在高科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战略意图。


S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-诺伊弗的言论,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观察视角。他提到,中国在半导体产业的投入似乎更侧重于所谓的“传统芯片”,即那些10至28纳米及以上的成熟制程芯片。报告详细阐述了这一趋势,预计到2032年,中国在10至22纳米芯片的生产份额将从6%跃升至19%,而在28纳米以上的芯片生产上,中国的份额将从2022年的33%增长至37%,增幅显著。这一数据表明,中国正通过深耕成熟制程市场,逐步扩大其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影响力。


芯闻动态|中国半导体现状:7nm及其以上的高端芯片生产仍困难!


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,这样的发展趋势既是一种警示,也是一个机遇。警示在于,要想在全球半导体技术竞赛中保持竞争力,必须加速攻克先进制程技术难关,减少对外依赖;而机遇则体现在,通过深化在成熟制程领域的布局,中国厂商可以在特定细分市场建立起坚实的产业基础,为后续的技术突破奠定物质与经验基础。


芯闻动态|中国半导体现状:7nm及其以上的高端芯片生产仍困难!


面对这样的行业报告,对于华为等国内优秀半导体企业而言,无疑是一个强烈的信号。它们需要在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的双轮驱动下,共同发力,加大研发投入,优化产业链布局,提升核心竞争力。特别是在芯片设计、材料科学、设备制造等关键环节,要实现技术突破,打破国际封锁,从而在国际半导体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。


长远来看,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路径,不仅要着眼于短期的市场占有,更要注重长远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升级。通过政策引导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、国际人才引进等多重措施,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,实现从“芯片大国”向“芯片强国”的转变,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提供坚实支撑。这条路虽然漫长且艰难,但正如华为等企业所展现的坚韧与创新精神,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,依然充满希望与可能。


*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网站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,不代表公司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,如果有任何异议,欢迎联系我们。